東南網5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詹文/文吳曉平/圖)明天,廈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不過要注意了,不是所有車都能上橋,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教練車等,禁止上橋。
當天上午10點,通車儀式將在海門島舉行。這一通車時間,比預定工期提前9個月。屆時,廈門市區到漳州港區原本需繞陸路2個小時的車程,直接縮短為30分鐘。
廈漳跨海大橋是廈門第一座南北斜拉式跨海大橋,海門島是南北的分界點。從地圖上看,廈漳跨海大橋橫跨廈門灣九龍江入海口,北起廈門海滄,跨過海門島,南接漳州龍海浮宮,剛好將廈門灣的南北兩岸連接在一起。
大橋全長約10公里,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橋、海門島立交和北汊主橋等四個主要工程構成。大橋全線采用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通車后,大橋將交付高速公路漳州分公司管理運營。廈漳大橋,屬于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殘疾人專用車、履帶式鐵輪車、教練車、電瓶車、全掛牽引車、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以及設計最高時速低于70公里的其他機動車輛,都禁止進入大橋通行。
記者體驗
青礁互通與大橋同步通車
導報記者看到,這兩個同步建設的工程均已完工,瀝青、標志標線、路燈護欄等都已安裝完畢,撤掉路障便能在28日與大橋同步通車。
昨天,導報記者驅車,從海滄馬青路青礁慈濟宮下穿通道、青礁互通一路開上廈漳大橋。青礁慈濟宮下穿通道,通過擴容、通道化,讓直連大橋的馬青路更為順暢。廈成高速青礁互通,則將廈門、漳州交界處多條道路(馬青路、角嵩路、廈成高速)的交叉點“立交化”,并為地面車輛上下大橋提供匝道。
要提醒的是,青礁互通與馬青路等道路連接的上下匝道,均已完工,不過,通往廈成高速雷公山隧道(建設中)方向還未連接。
大橋上有廈漳兩城界碑
開上引橋之后,視野開闊起來,遠處的廈漳大橋北汊主橋清晰可見。
行車橋上,風光無限。高聳入云的227米北汊主橋索塔,以藍天白云為背景,呈鉆石形狀。橋兩側,則是碧海藍天和橋吊林立的海滄港區。
北汊主橋主跨780米,在同類型斜拉索橋梁中排名世界第九、中國第六。這鉆石型的索塔,成為大橋標志性景觀。
大橋上的交通指示牌、限速牌,各種交通標線,全部完成,電子提示牌也已經開始工作。“向廈漳人民致敬”幾個字,讓人明白,這橋直跨兩城。
大橋在廈漳交界處設置了界碑。刻有“漳州”、“廈門”的碑石串在護欄上。碑石旁,施工單位用渣土、錐桶堵路,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不過最近,上橋來看風景的摩托車太多,以至于看守的警衛攔都攔不住。
要注意的是,大橋通車后,摩托車可是禁止上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