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國際旅游網上博覽會將于3月3日盛大開幕,并將持續運營一年。本次盛會是與廣州國際旅展攜手、與廣東省電信、廣東省網通聯合打造,在中國旅游購買力最強大、買家云集的廣東地區,提供現場 10 萬人參觀,網上 300 萬人在線瀏覽的旅游營銷平臺。
這是繼"2005年中國國際旅游網上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后,"全年永不落幕的旅展"這種形式得到業界和管理部門的普遍關注和認可,中國國家旅游局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級網絡旅游展覽盛會。而此前,2003年、2004年也成功舉辦了國內網絡旅展。
中國國際旅游網上博覽會由國家旅游局主辦,是旅游業界的網絡盛會,是以互聯網展會和實地展會緊密結合,聚攬國內外旅游企業、旅游管理部門、買家賣家的創新旅游營銷平臺。凸顯了國家旅游局和旅游業界對信息技術在旅游宣傳營銷應用的重視。
通過信息化的平臺,利用數據庫和網絡技術收集、整理、整合利用各類旅游信息資源,實現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業內共享,是推動旅游業生產力提高,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國際旅游網上博覽會應運而生。此次展會將進一步向世界推廣中國豐富的旅游資源,加強旅游行業的交流與合作。
創新的營銷手段在此次展會中將被多方位應用。作為具備會員體系的旅游業國際 B2B 門戶,網博會將在線上、線下為會員提供有效買家與賣家的交易信息,進行商務撮合;為會員提供聯合參展服務;舉辦高級別的旅游經濟論壇;出版國際網博會電子會刊等等。
與此同時,配合新營銷手段的廣泛及全面的宣傳活動將遍布海內外。 展會將印刷數千份宣傳刊物及邀請函,組織國內外各大傳媒宣傳,與國際門戶網站合作推廣,中國旅游官方網絡傳媒 -- 中國旅游網、金旅雅途網、活力廣東網、廣州旅游網,及其各地旅游門戶( DMS )都將主力推廣。
對于參展的旅游企業來說,這是進入國家隊參加世界杯的絕好機會。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為數更多的參展商進入此次展會,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極大地拓展了參展范圍。本屆網博會的網上訪問量預期將達到 7000 萬 pageviews, 企業可獲得與更多境內外買家交流的機會。而且,企業此種參展方式費用低,性價比高。參展商可利用"國際網博會"的平臺,用傳統展銷會不到的 5% 的費用,通過線上、線下豐富的產品展示渠道及客戶資源,展開與"世界互聯"的立體化宣傳。
在組織參展的過程中,除北京、廣東等歷屆參展主力之外,吉林、內蒙古等地區的參與積極性高漲。如吉林省旅游局組織了旅游企業集體參展,總體參展企業達50多家,包括了賓館、酒店、旅行社、景區、景點、滑雪場、度假村、及票務公司等各類旅游相關企業。網博會也將以地區專館的形式支持吉林旅游企業的區域旅游整體形象的展示。
本屆展會與上屆不同之處在于,展會全年無間斷運營,每月主題運營活動連續推出。通過信息交流大平臺,持續提升用戶知名度,加強信息業務交流與商務合作,為企業制造無限商機,為旅游目的地做出效果明顯的促銷。
正如"數字城市"集中體現了信息時代的城市的公共服務形象一樣,與全年活動結合的永不落幕的網上旅展,將立體化地展示旅游目的地嶄新的營銷方式。在每個具體的活動中,都是對該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和傳遞。比如,3月,網博會組委會將與廣州旅游局攜手進行廣州旅游展銷會的網博會高峰論壇。這類活動既支持目的地營銷和旅游企業業務交流合作,也使旅游者在出行前能通過該撮合平臺了解他所向往的目的地。4月,我們可以考慮風箏節、潑水節、牡丹節等等節慶活動,把握時機促銷當地旅游,這些都是難得的營銷亮點。
業內人士分析,網上博覽會僅靠政府力量推動是不夠的,還要靠廣大企業和公眾的廣泛參與。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在企業和公眾參與的體系內,根據有關的標準和措施,結合社會力量,開拓新的旅游目的地營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