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西南山區腹地的南靖縣,重山疊嶂,蒼茫四野,一座座夯土版筑的土樓點綴在小溪旁、田野間,綠樹掩映的山腳下,它并不富麗堂皇,卻純樸、寧靜,千百年來,默默地承受著歲月的風雨,依然巍然屹立。
土樓像是一部記錄中原漢民南遷的特殊詞典,古老、神秘,悠遠、深邃。它是天和地,愛與恨重疊起來的家園,東方的神秘,就在它的朦朧里。日本建筑學家稱它為“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贊嘆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土樓,從遠古走來
沿著南靖縣船場溪畔西行,沿途群峰競秀,積翠凝嵐,梯田層疊,溪流環繞,青氣浮浮,靄霧淡淡,清純如釀的空氣,讓人嗅出許多逝去的年代,追尋歷史行走的印記。
西晉永嘉戰亂及唐末宋末戰亂后,“群雄爭中土,黎庶走南疆”,中原漢人一次次告別家園,舉族南遷,來到南靖這個重巒疊嶂、交通閉塞的山區地帶安營扎寨。忍受長期顛沛流離之苦的人們,常有“恨藏之不深,恨避之不遠”之感,為了獲得穩固的居所,以便長期生存下去,他們沿襲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結合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體的土樓。
巍然屹立在南靖秀美的群山峽谷中的土樓,以其宏篇巨構,向人們展示著南靖先民高超的建筑技藝。他們用生土、石灰、細砂拌和,經過反復揉、舂、壓夯筑成幾十米高的墻體,有的還在土中摻入紅糖水、糯米漿,增加土墻的堅硬度;每夯高一定距離,就在土墻內放入杉木條、老竹片作為墻筋,起著負重力平均分散的作。這種古老的夯土墻技術,不僅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達到了高度與厚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堪稱世界一絕。它就地取材,來自大地,而土墻倒塌木材腐朽之后又回到土地中去,因此不管人世變遷,多少土樓廢圯又重建,對地球和環境既無公害,又無污染,與現在的鋼筋、水泥或化學原料建成的樓房相比,土樓顯示了“源于大地,歸于大地,又不污染大地”的優勢。
在南靖,用夯土圍合建造起來的樓房尚存10000多座,有圓形、方形、五鳳形、半月形、交椅形、圍裙形、凸字形等。千姿百態,氣勢非凡,給人以奇特的藝術感染力和強烈的心靈震撼力。一種民居建筑有這么多的奇妙建構和變幻多端的造型形式在世界民居建筑中是極其少見的。
土樓王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圓樓。為什么偌大世界只在閩西南才出現這種奇特的圓形民居?至今仍是一個未解的文化之謎。據考證,南靖及其漳州一帶的圓樓是從城堡、山寨演變而成的。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陳政、陳元光率近萬名中原府兵抵達漳州,為征服“蠻獠”,他們“辟草莽,斬荊棘、建宅第”,《漳州府志》就有關于唐代陳元光建“營寨”、“牧馬場”的記載。宋元以后,山寨成了早期山民的永久性住宅,或是兵燹動亂時期的臨時性居址。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顧炎武所著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漳州府志•兵防考》記載:“漳州土堡,舊時尚少,惟巡檢司及人煙輳集去處設有土城,嘉靖辛酉年以來,寇賊生發,民間團筑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尤多!笨梢娒骱蟠罅堪l展的土筑城、圍、樓、堡,是抗倭的產物。
明正德、嘉靖年間,南靖地方未靖,寇賊滋盛,流賊猖獗,許多山頂上都修建兵防寨。在動蕩的年代,人們只好仿照山寨建造圓形住宅,至今南靖人仍把圓樓稱為圓寨。
圓樓為何能長盛不衰,延綿至今,也與當地風俗、信仰和人們的審美眼光有關。早在遠古時期,先民把圓形當天體、生殖之神來崇拜,唐代后,民眾更把圓形當作幸福、美滿的象征。厥寧樓的對聯:“團圓寶寨臺星護,軒豁鴻門福祉臨”就是先民喜歡圓寨的真實寫照。
走進南靖土樓,就仿佛走進時光的隧道,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它以最老、最美、最高、最大、最小、最奇而聞名于世